【高考再现】中国近代政治一、选择题01.(四川卷文综历史 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60年代和 90 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对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老式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对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02.(新课标Ⅱ卷文综 29)1877 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提议,在新加坡设置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置了领事馆。这反应了清政府( )A.力图挣脱不平等公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03.(新课标Ⅱ卷文综 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公布《湖北省减租实行措施》,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获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制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变化农村的生产关系04.(海南卷历史 14)武昌起义后全国有 15 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似,其中新军将领 13人,革命党 5 人,咨议局议长 3 人,巡抚 3 人,布政使 1 人,提督 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 1 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05.(山东卷文综 13)19,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06.(广东卷文综 16)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体既有(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07.(新课标Ⅰ卷文综 30)1928 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都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也许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乱的出发点”。这反应了当时中共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