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及广东专插本政治:毛中特 19 大必考点汇总一、三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主线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二、对的评价毛泽东及其意义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并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有关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策》,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观点: 1.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种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互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3.在社会主义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4.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中国革命应当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通过了一种逐渐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放在都市,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1930 年 1 月,毛泽东刊登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特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农村包围都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根据:(1)是由中国的详细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3)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都市,而农村是统治微弱环节。 四、两个“不能否认”(毛中特与史纲交叉考点) 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后来时期否认改革开放前时期,也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否认改革开放后来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 30 年的奋斗,中国人民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毕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了丰硕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处理了在中国这话生产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