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了设计阐明《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种语文学习内容,设置目的是协助小学生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爱好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此,本课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游戏引入、图片欣赏、学唱歌曲、动手操作、讲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学习生活的热爱。同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课前准备1.搜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教师)2.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教师)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理解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目前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目前上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3.互动活动:你们乐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互相握手,然后简介自己。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二、观测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1)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醒,自由交流: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中心广场。每天清晨时分,国旗渐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典礼。2.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1)学生自主观测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均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运用图片简介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3)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简介。(4)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互相拥抱。(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管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由于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