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武昌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了“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研究主题年、质量月的活动。其目的是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我区正在逐步推进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变革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局面,让学生学习行为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包括学力)的发展。本文试就课堂教学中变革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提出一些看法。课堂变革是学与教方式变革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力发展的主阵地。项目启动以来,南湖区各中小学关注学与教的方式变革,以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为关注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授课方式、评价方式和作业方式。许多学校用“预学”、“导学”等帮助发展式的学与教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力,达到“轻负高质”,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是“学与教方式变革”实施的落脚点,是学生“学习力发展”的摇篮,也是教学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核心。项目启动后,全区各中小学从课堂转型、作业变革、学法指导等多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如清河中学就开展了“教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市实验初中开展了“学习指导课程”建设研究,多所学校开展了以“导学稿”为载体的教改实验等,成效初显。全区很多学校还通过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推进学生学习力发展的研究项目。如嘉兴市实验小学的“基于探索‘电子书包'环境下的教学实践”、南湖国际实验学校的“小学生‘全科阅读'的实践研究”、三水湾小学的“周末开放性作业的实践研究”等项目,都已形成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一、为什么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而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意味着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品质,而科学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以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这三个基本维度之上的。所谓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大力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许多现代的中外教育家、心理学家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达成了以下一些共识:1.学习方式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