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概述 1.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既定原则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搜集和评估证据,并将成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 2.鉴证波及的三方关系人包括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 责任方是指对鉴证对象负责的组织或人员。 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鉴证汇报的组织或人员。 3.审计的分类: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审计或民间审计)政府审计(国家审计)、内部审计。 4.会计事务所重要有独资、一般合作制、有限责任企业制、有限责任合作制四种组织形式。 5.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业务:审计、审阅和审核;有关服务业务则重要包括:执行约定程序、税务服务、管理征询及会计服务。6.审计主体是从事详细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审计的客体是采用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被审计单位;审计的手段既包括老式的手工方式,也包括运用计算机、网络及这些经济活动载体的会计信息;审计的内容不局限于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营审计等已刊登审计意见为目的诸多方面 第二章:审计目的1.财务报表审计目的的演变:查错防弊阶段,财务报表验证阶段(资产负债表验证阶段、会计报表验证阶段)查错防弊与财务报表验证并重。2.审计的总体目的是对财务报表刊登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程序、搜集审计证据最终是要对财务报表在所有重要方面与否公允体现形成结论,并出具恰当的审计汇报。 3.为保证审计目的的实现,注册会计师应当做到如下几点:遵守有关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4.详细审计实行过程中应注意: (1)在计划和实行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充足考虑也许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 (2)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可以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3)合理保证意味着审计风险一直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计划和实行审计工作,获取充足、合理的审计证据。 5.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6.管理层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构成要素确实定、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体现7.管理层的认定有:存在或发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完整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权利和义务(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