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期末复习资料1.城市用水量分类(1)居民生活用水量;(2)公共设施用水量;(3)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4)消防用水量;(5)市政用水量,主要指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量;(6)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2.用水量表达(1)平均日用水量:即规定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该值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2)最高日用水量:即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该值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3)最高日平均用水量:即最高日用水量除以 24h,得到的最高日小时平均用水量。(4)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用水量最高日的 24h 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用水量。该值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依据。3. 清水池用于调节给水处理水量与管网中用水量之差。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1)根据 24 小时供水量和用水量变化曲线推算,(2)凭经验估算。前者需要知道城市 24 小时用水量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拟定泵站的供水线。缺乏用水量变化规律资料时,城市清水池调节容积,可凭经验,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10%~20%估算。4.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水质标准和三个水质变化过程三个水质标准:原水水质标准、给水水质标准、排放水质标准。三个水质变化过程:(1)给水处理:即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物质,使之达到给水水质要求的处理过程。(2)用户用水:即用户用水改变水质,使之成为污水或废水的过程,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3)废水处理:即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质,使之达到排放水质标准的过程。5,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有:(1)全重力给水;(2)一级加压给水;(3)二级加压给水(4)多级加压给水6.给水管网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水量输送;(2)水压调节;(3)水压调节7.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8.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排水调节渠、提升泵站、废水输送管(渠)和排放口等。9.给水管网系统类型(1)按水源的数目分类: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2)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区给水管网系统。分区给水管网系统可以降低平均供水压力,避免局部水压过高的现象,减少爆管几率和泵站能量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