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国药重组道路分析 摘 要:我国不少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ST),面对退市风险,这些上市公司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扭亏为盈,从“”而 摘帽 。通过 ST 国药案例,对其为扭亏摘帽而进行的重 组战略作了全面探讨,为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ST 国药;财务危机; 重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1-0108-02 1 ST 国药重组背景 1.1 从医药行业的宏观环境来看 我国医药企业数量多,整体规模小,大而不强;大多数品种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医药流通组织结构不合理,制造成本、流通成本、原材料成本和改造(GMP)不断上升,经营方式落后;医药分类管理使得医药零售业务受到挤压,国家多次打压降价缩小了企业利润空间;人民币购买能力相对下降,国家拉动内需能否见效尚需观察,医药零售业务在政策和经济环境双重压缩下,日子会更加难过;高价的原研药市场份额可能会被低廉的仿制药逐步抢占,外企参与程度日益加深,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根据行业高度分散性和低水平竞争特性与医药行业竞争性加剧的矛盾?p 政府对降低医疗费用和药价愿望的迫切性与药品生产和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矛盾,我们可以看出医药行业优胜劣汰的形势严峻,企业洗牌重组将是 该行业发展与变革的重头戏。 1.2 从微观角度,结合 ST 国药各年年度报告来看 2005 年,公司通过初步的业务整合,已形成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支柱业务:一是药品生产,二是药品零售连锁。然而,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销售收入 19,689 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2%;实现净利润 1,637 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40%。因报告期内药品价格下调,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营业务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减少,导致公司净利润较之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可见,初步业务组合的方案并没有使得 ST 国药幸免于医药行业整体利润 下滑的趋势。 2006 年,ST 国药进一步整合公司现有各项业务,大力“”推广 活血通脉胶囊 等优势品牌。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29818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51.44%;但净利润1531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6.4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发生数比上年增加 10128 万元,增加了 51.44%,主要是因本年度合并利润表范围比上年度增加了山西云中制 药有限责任公司,并非公司经营业绩的好转。 2007 年,为了克服资金困难问题,公司努力挖掘现有资源,盘活现有资产,加大对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