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教育等。每年可任选其中一项或几项)⑴ 选取部分章节供学生自学,能够满足理论课时不足的现状。实验课教学,开设新的机能整和实验及血中药物浓度测定,加强学生对综合性实验的操作技能。(2)学习和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双语教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操作能力,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二、教学研究及安排的课外活动1、教学研究活动(针对本门课程拟开展的教学研究)(1)有针对性的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理论课和实验课),进行教学方法讨论;(2)通过教师间的相互听课,进行总结,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讨论,促进教学活动有序进行。2、第二课题(针对本门课程拟开展的课外学习小组、科技小组及社会实践等活动)(1)推荐有关参考资料并指导学生学会使用之;做预实验时可允许部分同学自愿参加。(2)介绍一些药理学研究方法与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3、学术活动(针对本门课程面向学生的学术报告、讲座等)(1)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做预实验时请部分学生参加,通过实验方法的讲解和操作,以增强学生对实验药理学的学习兴趣。2三、教学进度表日期学时早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外活动备注8・292第一早(1)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2)护用药理学任务和目的(3)药学基药物、药理学、药效学、护用药理学绪论本知识(4)药理学学习方法。药动学的概念。8・312第一早(1)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药物作用和药理效量效关系。对当日药物效应动力学应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一一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量效关系(2)受体受体的基本概念(第二、四、五节)理论:受体的基本概念、受体的特性、受体类型和受体调节、受体学激动剂和部分激动剂、所讲授说:(3)药效学概述:作用于受体的药物、激动剂和部分激动剂、拮抗剂。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药物作用机制、非特异性与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作用和信号转导。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的内容9.52第一早(1)药物的体内过程(2)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概念:血药-浓度时药物的体内过程进行消药物代谢动力学间曲线的意义,给药途径与药-时曲线,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速率过程和有关参数、一级动力学、消除半衰期、零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清除率,房室模型和无房室方法,多次用药和给药方案••等量分次用药、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及其与用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的关系,趋坪时间,负荷量与维持量方案,间歇用药与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