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母鸡》教学设计老舍的《母鸡》教学设计(通用 6 篇)老舍的《母鸡》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二、学习课文1、默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思考:(1)作者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想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为什么了变化?(讨厌一尊敬)小结: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1――3 段)哪些是写尊敬母鸡的自然段?(5――10 段)3、反馈交流相机板书过渡:为什么作者会讨厌这只母鸡,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笔画出来。4、学习 1-3 段a、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深化认识: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无病呻吟。趁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欺软怕硬、暗箭伤人。运用夸张的手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b、读出母鸡以上的品行。过渡: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你找到了秘密了吗?5、学习 4-10 自然段a、要求:自读用笔画一画,这些语句中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魅力与情怀?b、相机点拨并想象说话体会母鸡的勇敢、负责、慈爱、辛苦: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会说些什么?三、升华主题a、看到这令人心灵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敬佩地读)难怪作者会这样的赞叹道:读,第九段。b、作者仅仅是在赞美鸡妈妈吗?(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无私)带着对母爱的崇敬,读。四、总结写法比较作者写猫和写母鸡在写作方法上各有什么特点?(1)结构清晰。《猫》写猫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够成。《母鸡》明显分为母鸡孵出小鸡前后两部分。(2)叙述动物的特点,采取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写它的表现;写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方面。(3)表现动物特点:作者用事实说话,对点滴小事进行具体的描写说明。(4)情感表达:《猫》始终是一种喜爱之情;《母鸡》则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对比加深对母爱的赞颂。(5)语言运用:语言生活化、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