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1 . 控制明火源 所谓明火主要是指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它火源。 在油库内进行电焊、气焊、铸煅等明火作业时,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在动火作业前要申请用火票,妥善处理用火现场,严格落实有关的防火措施,经批准后,方可用火。在动火作业中,现场应有专人进行消防值勤和动火现场监督。作业结束后,要仔细清理现场,彻底消除火源,并关闭电源等。经检查无误后,人员方可离去。 储罐区和收发作业区以及桶装油料储存区等都是防火禁区,必须切实加强明火管理。进入油库不准携带火种,如火柴、打火机等;更不准在库内吸烟;汽车和拖拉机等进库前必须戴防火罩,停车后立即熄灭发动机,并严禁在库内检修车辆,也不准在作业过程中启动发动机。以防火星飞出引起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爆炸。 铁路机车入库时,要加挂隔离车,关闭灰箱挡板,并不得在库区清炉和在非作业区停留。油轮停靠码头时,严禁使用明火,禁止携带火源登船。 2 . 防止金属摩擦与撞击火花 金属零部件以及工具间的相互摩擦与撞击而产生的火花,也能引起油品的燃烧或爆炸。因此应避免和防止金属间的摩擦和撞击。如清罐时和扫槽车底油时,不能直接用金属刷清扫,要用木质材料清扫。 各类油泵、电动机等运转机械的轴承要及时加油,保持良好润滑,防止干摩擦产生火花。并经常消除附着在轴承上的可燃污垢。 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拆装维修设备时,应使用铜制防爆工具,严禁敲打作业。 搬运油桶等金属容器时应避免互相碰撞,不得抛掷、撞击、震动,更不准在水泥地面上滚动无垫圈的油桶。 油品在接卸作业中,要避免接卸鹤管在插入和拔出槽车口或油轮舱口时碰撞。凡是有油气存在的地方,都不能使用非防爆工具碰击钢质金属。 严格执行出入库和作业区的有关规定,不准穿铁钉鞋进入油库,特别是攀登油罐、油轮、油罐车和踏上油桶。 3 . 防止电火花 电器设备等由于老化、短路或操作时触头分合等原因也会引起火花,同样可以引起油品的燃烧爆炸。因此油库及一切作业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都必须符合场所的防火防爆要求,安装也符合有关的安全技术要求,严禁有破皮、露线及发生短路的现象存在。 严禁任何一级电压的架空线路跨越储油区和桶装轻油库房、收发油作业区以及油泵房等的上空。并不得随意拉接临时线路。 通入油库的铁轨,必须在进入油库铁路大门以前的钢轨接缝处安装绝缘隔板以防止外面的杂散电流进入油库。 4. 防雷电和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