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我国新石器时期文化的重要代表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2.中国农耕社会经济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是(土地所有制)。 3.(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4.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中,春秋战国时代属于(轴心时代)。 5.中国古代建筑的四大类型包括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 6.中国古代绘画大体上可分为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和民间绘画五类 7.鲁国大夫叔孙豹提出过“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思想。 8.从(隶书)起的文字通称今汉字。 9.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浑仪)出自中国。 10.如同《几何原本》影响欧洲数字一样深刻影响中国数学的著作是(《九章算术》)。 11.按照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人类文化包括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 12.大一统中华帝国一以贯之的治国之道是(重农固本)。 13.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是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14.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和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15.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中,春秋战国时代属于(轴心时代)。 16.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类型可分为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和中原定居农耕文化三大类型。 17.中国古代雕塑主要由陵墓集群、宗教集群、建筑雕塑和(工艺雕塑)四个集群组成。 18.中国近代第一部向国人系统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是(《四洲志》)。 19.中国文化系统内一切道德的核心和母体是(孝道)。 20.中国两千余年学术的发展以(经学)为一大主流。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根本原因是(C)。 A.西方文化的冲击 B.传统文化内在活力因素的影响C.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D.革命运动的推动 2.提出“因材施教”思想的是(A)。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3.“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这句话出自(B)。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自(A)。 A.《论语》B.《礼记〃中庸》C.《孟子》D.《荀子》 5.在西方以及印度文化中,道德来源于(D)。 A.内心理性B.教育陶冶C.社会约定D.宗教神启 6.最先提出“师夷长技”主张的是(A)。 A.魏源B.康有为C.梁启超D.严复 7.把“逍遥”作为人格最高境界的是(B)。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8.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