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程综合设计 总结报告 课题: 基 于 51单片机的多功能数字时钟系统设计 成员: 荣林林 20071001089 张福婷 20071201260 白立平 20061201003 课题:基 于 51单片机的多功能数字时钟系统设计 一、 概述、设计思路 该设计方案是以 MC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 LCD液晶屏幕显示系统,辅以闹钟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日期提醒、键盘时间调整预设置等模块,所构建的数字时钟系统,能动态显示实时时钟的时、分、秒,数据显示(误差限制在 30每天),对闹铃方式与温度调节模块进行了重点设计 实现 SB0、SB1、SB2、SB3四个键实现时钟正常显示,调时,及闹钟时间设置。本系统设计大部分功能有软件来实现,使电路简单明了,系统稳定性也得大大提高。 设计电路实现功能: 1、利用 LCD1602 实现:年、月、日、周、时、分、秒的显示 2、利用温度传感器实现:实时数字温度显示 3、利用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实现温度报警(温度>30 摄氏度) 4、利用蜂鸣器实现任意时刻闹钟设定 5、利用蜂鸣器实现从 7:00 到 23:00 时间段的整点报时 二、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本设计采用 STC89S51单片机作为本次课程设计的控制模块。单片机可把由 DS18B20、DS1302中的数据利用软件来进行处理,从而把数据传输到显示模块,实现温度、日历和闹铃的显示。以 LCD液晶显示器为显示模块,把单片机传来的的数据显示出来,并且显示多样化,在显示电路中,主要靠按键来实现各种显示要求的选择与切换。 2、总是设计框架图(即系统组成): 图一:系统总体电路图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整个电子时钟系统电路可分为六大部分:中央处理单元(CPU)、复位电路 部分、显示部分、键盘输入部分、温度采集部分。 1、MCS-51单片机 89S51 各引脚功能介绍: VCC: 89S51 电源正端输入,接+5V。 VSS: 电源地端。 XTAL1: 单芯片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入端。 XTAL2: 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出端,一般在设计上只要在 XTAL1 和 XTAL2 上接上一只石英振荡晶体系统就可以动作了,此外可以在两引脚与地之间加入一 20PF 的小电容,可以使系统更稳定,避免噪声干扰而死机。 AT 89S 51 RESET: 89S51 的重置引脚,高电平动作,当要对晶片重置时,只要对此引脚电平提升至高电平并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时间,AT89S51 便能完成系统重置的各项动作,使得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之内容均被设成已知状态,并且至地址 0000H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