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能手竞赛交流试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被称为 ▲ 。2、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 ▲ 的学习、 ▲ 的学习三种。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现象。4、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多种不一样的教学措施组合,但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措施组合重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 、 ▲ 和程序教学。5、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 ▲ 和 ▲ 。6、活动课程论是和学科课程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主张这种理论的教育家是 ▲ 。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原则。8、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措施是 ▲ 。9、“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 提出来的。10、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 ▲ 。 11、观测法重要特征有 ▲ 、 ▲ 和 ▲ 。12、观测法按观测实行的措施,可分为 ▲ 察和 ▲ 察。13、试验法一般可以分为:单组法、 ▲ 和 ▲ 三种。14、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材中应体现为 ▲ 、 ▲ 与 ▲ 。1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从 ▲ 、 ▲ 、 ▲ 三个方面着手。16、“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关键理念是 ▲ 的思想。17、开发和运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基本方略应以 ▲ 、 ▲ 。18、 ▲ 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二、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55 分)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一样,但相对于其他原因而言,都在教育活动中处在( ▲ )。 A 、主体地位 B、重要地位 C、重要地位 D、基当地位2、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在( ▲ )。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3、课的类型是根据( ▲ )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 B、教学计划 C、学科特点 D、教学内容 4、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电化教学 B、复式教学 C、课堂教学 D、现场教学5、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的 C、课程目的 D、教学目的6、以教师的语言为重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体现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措施是(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7、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发明性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