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分米、米课题名称:认识厘米 课时安排:2 课时【三维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过程与措施: 经历用不一样措施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测量、交流活动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教学难点】:体会厘米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教 法】:直观讲解、讲练结合【学 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懂得这支铅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懂得这支腊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懂得课桌有多高,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 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大概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学生估计后发言。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要懂得估计的与否精确,就要测量。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得准不准。3、交流自己的测量措施。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措施。(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措施)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爱好,引导学生感悟为何同是同样的课桌测量的成果会不一样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学生试量后交流。(也许出现不一样的量法)最终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教师提醒参与活动的措施: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种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预设交流测量措施和成果:① 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 4 根铅笔那么长;② 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 3 个文具盒那么长;③ 我们是用拃量的,大概有 6 拃。④ ┅┅教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考、感悟:为何同是同样的课桌测量的成果会不一样样?。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铅笔量,尚有用拃量;┅┅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样,因此测量成果不一样。教师引导:要是我们测量的课桌的长度成果同样,我们必须用同样的一种测量工具并且同样长的来测量。5、教师谈话引出直尺。要懂得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那目前都用什么工具呢?(尺子) 6、认识长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