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状况表 单位:钱项目数量备注收入粮食8500折算为货币后的大体值支出赋田 租( 上 缴 实物)283同上算 赋和 口 赋( 上 缴 货币)406役兵 役和徭役2300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他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 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平 常开支食4918据战国比例推算衣2732同上祭 祀等典礼300以战国数据为参照——资料《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注:秦汉史料中经典的家庭是五口之家问题:⑴ 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⑵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汇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⑴的计算成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何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⑶ 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华现象。根据材料和问题⑵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怎样增进商业繁华。⑷ 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华阐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⑶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与否成立,并阐明理由。[解析]本题以表格形式通过罗列西汉农民收支的各个重要项目状况,考察考生对西汉经济状况和生产关系的综合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应最大程度地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书本知识对所提问题逐一分析作答。第⑴问,一改正去高考历史无计算的设计,以计算题的面貌出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计算时需注意的是,弄清晰表中哪些是收入状况的数据,哪些是支出状况的数据,并能根据备注辨别服兵役和徭役(即“亲身应役”)及不服兵役和徭役(即“上缴货币代役”),分两种状况分别计算。第一种“亲身服役”的支出不应包含 2300 钱,第二种“纳钱代役”则应包含 2300钱。第⑵问,应紧紧围绕第⑴问的计算成果,得出农民入不敷出的结论,再根据题设内容“冬天农闲时,农妇常汇集在一起夜织”思考回答即可。第⑶问,注意将第⑵问的基本信息及表格反应出的部分赋役项目征收货币状况加以分析作答。第⑷问,精确把握“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这一特点,并结合第⑶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即当时西汉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关系状况进行思考回答。2.美国建国后来,棉花种植不停地扩展,逐渐形成了一种“棉花王国”。棉花的种植对于美国意味着什么?观测右图,回答问题:⑴ 概述棉花产量和奴隶人数的变化状况。⑵ 这种变化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⑶ 为何图表中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