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从前我曾倾慕过她,敬佩过她,崇拜过她,而后,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注视着她。 我庆祝她,由于她所做的是宏大的;我感谢她,由于她所做的是美妙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宏大。” 莫非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逝,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毕。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逝了,不过在另一种形式中犹然可见。这真是崇高的变相。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遮掩起来。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拘束,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啊,自由的女神! 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凌辱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争光载誉。乔治·桑永久是本世纪的荣耀,永久是我们法兰西的傲慢。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善无缺的。 列举她的杰作明显是毫无必要的,反复公众的记忆又有何益?她的那些杰作的伟力概括起来就是“和蔼”二字。乔治·桑确实是和蔼的,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崇拜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仇恨与辱骂恰好体现人们的反对,或者不妨说它阐明了人们的赞同——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谁带桂冠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崇高。 像乔治·桑这样的人物,可谓公开的行善者。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步,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仿佛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消失。 每当人间的伟人去世之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灭了,另一种事物降落了。劳动者拜别了,但他们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乔治·桑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她留给我们以女权,充足显示妇女有着不行抹煞的天才。正由于这样,革命才得以完全。让我们为死者哭泣吧,不过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业绩。具有打算性意义的伟业,得益于颇可引以为傲慢的先驱者的英灵精神,必然会随之而来。一切真理、一切正义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振翅搏击的响声。 让我们承受这些卓绝的死者在离别我们时所遗赠的一切!让我们去迎接未来!让我们在悄悄的深思中,向那些宏大的离别者,为我们预言真理和正义将要到来的宏大女性致敬! ([法]雨果作) 11.“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灭了,不过在另一种形式中犹然可见。”这句话中“消灭了”的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