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肝癌靶向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020)要点

《肝癌靶向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020)要点_第1页
1/10
《肝癌靶向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020)要点_第2页
2/10
《肝癌靶向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020)要点_第3页
3/10
《肝癌靶向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020)要点1背景与意义肝癌在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同时也是我国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15 年中国肝癌患病人数为 37.0 万,死亡人数为32.6 万,是第二位主要的肿瘤死因。肝癌具有起病隐匿、进展快、复发早和预后差等临床特点,临床上发现时大部分已至晚期。随着对肝癌分子信号通路和肿瘤微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治疗在晚期肝癌的治疗方面已表现出明显优势并占据重要地位。自 2007 年 11 月索拉非尼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以来,国际上已经有 5 个靶向药物获批肝癌的适应证,包括一线治疗的索拉非尼、仑伐替尼;二线治疗的瑞戈非尼、雷莫芦单抗和卡博替尼(表 1)。除了雷莫芦单抗外,这些靶向药物均为小分子多靶点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皆含有抗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2晚期肝细胞癌靶向药物治疗选择2.1靶向药物单药治疗【专家意见 1】:对于不适合局部处理的局部晚期和晚期肝细胞癌(HCC),可选择索拉非尼(1 级推荐,1 类证据)仑伐替尼(1 级推荐,1类证据);也可考虑多纳非尼(2 级推荐,1 类证据,药品未上市);慎重选择阿帕替尼(3 级推荐,2 类证据)、安罗替尼(3 级推荐,3 类证据)。【专家意见 2】:对于不适合局部处理的局部晚期和晚期 HCC 的二线治疗,可选择瑞戈非尼(1 级推荐,1 类证据);也可考虑阿帕替尼(2 级推荐,1类证据,未获得适应证)、卡博替尼(2 级推荐,1 类证据,国内未上市)、雷莫芦单抗(2 级推荐,1 类证据,国内未上市);慎重选择安罗替尼(3 级推荐,3 类证据)。截至现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仍然是晚期 HCC 药物治疗的基石。2.2靶向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联合2.2.1 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专家意见 3】:对于不适合局部处理的局部晚期和转移性 HCC 且肝功能Child-PughA 级患者,一线治疗可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阿替利珠单抗(1级推荐,1 类证据);也可以谨慎选择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其他组合方案(2 级推荐,3 类证据)。鉴于联合治疗覆盖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筛选患者,关注患者的肝功能、出血和不良反应风险。对于伴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中积极配合抗病毒治疗,治疗中密切监测病毒载量。另外需要注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肝癌靶向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020)要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