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拉来的城市 ——石家庄近代发展史 20154480 李仲元 作为在石家庄度过童年的学生,我选择它作为本次分析的对象。 图示:1901 年石家庄周边简图和石家庄村平面图 一 农业化时期(村落)(公元十四世纪—1902) 最早聚落记载始于明初,原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真定卫的军屯(生产建设兵团团场)无行政级别。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升格为真定府获鹿县下属行政村,附近有到保定的官道(不久废弃)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到清末,石家庄村的面积约0.08 平方公里,仅有 200 户人家,600 余口人。 二 农业向半城镇化过渡时期(村落—县/府级行政中心:1902—1912) 1898 年清政府向外国贷款修建北京到汉口的芦汉铁路,该铁路于 1902 年延伸到正定到石家庄一带 ,并 于石家庄村东 头 修建了 一个 小 型 转 运 站 。取 更 大 的行政中心“ 枕 头 镇” 之 名 命 名 为“ 枕 头 站 ” 。此 时的官道新 废弃不久,获鹿仍 是该地的行政中心山 西 商 贾 最主 要 的住 宿 地 。 随 着 同 年芦汉铁路的通 车,石家庄周围 的商 店 、 酒 肆 、 旅 馆 陆 续 开 业。外国商人也 开 始在此 地 暂 停 。次年,石家庄村落开 始延伸并 兼 并 了 振 头 镇和邻 近数 村,原大 清邮 政振 头 代办 亦 升格为邮 政分局 ,地 位 逐 步 超 越 了 获鹿。 图示:1905 年石家庄周边格局 1903 年,正太(正定到太原)铁路开始修建,由于正定府治所在滹沱河北,该河当时流量很大而且水文条件复杂,为了省去高昂的架桥费用,正太铁路起点被就近改在枕头站。并在村东做了一段转弯副轨(可能为了分流,这一弯恰好成为了以后半个世纪内石家庄市区的东部边界),1907 年铁路竣工通车。 图示:上:1911 年石家庄周边格局,下:正太饭店和劝业商场 相关配套设施也随着铁路的到来逐步开始兴建:1906 年石家庄电报房建成,1907 年华北最早的银行——交通银行石家庄支行建成,同年石家庄第一座国际化的豪华饭店——正太饭店建成,这座接待过孙中山和蒋介石的法式小洋楼成了石家庄真正崛起的标志,故有“先有正太饭店,后有石家庄”之说。 到1912 年清帝逊位前,石家庄城区已经极大地向东南扩大延伸,形成了以南部大桥街为主的旅馆居住区和村南的商业中心,共有商户 106 家,并开办了“民生”“劝业”“石门”几大商场。 正太铁路端头的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