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部 分 : 文 言 文 翻 译 练 习《指南录后序》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五人墓碑记》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烛之武退秦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谏太穿宗十思疏》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