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巧学精练一 一、《祝福》前后三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填空,并说说所填词语表现的意义。第一次逃到鲁镇时的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 ① ),但两颊( ② )。 第二次到鲁镇时的肖像:她头上( ③ )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 ④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 ⑤ )了。 临死前的肖像: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 ⑥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 ⑦ ),黄中带( ⑧ ),而且( ⑨ )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 ⑩ )似的;只有那眼珠(11) 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二、选出正确的答案:1、《祝福》的主题是:( ) A.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表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猛烈地鞭挞了封建主义和地主阶级,批判了封建社会买卖婚姻的制度。 B.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摧残,指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C.通过祥林嫂的悲剧表现了鲁四老爷仇视新党、仇视劳动人民,杀人不用刀的反动阶级本质,深刻揭露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阶级根源。 D.通过这一悲剧,猛烈地抨击了黑暗的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封建礼教,讽刺了辛亥革命的软弱妥协性,指出只有推翻封建社会,劳动妇女才能翻身解放。2、“你放着,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四婶这句大喝的作用是:( ) A.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祥林嫂的歧视和摧残。 B.表现了地主阶级的迷信与自私。 C.使祥林嫂用替身赎了罪的幻想破灭了,造成她在神权压力下的精神崩溃。 D.表现了地主阶级的凶恶本质,说明祥林嫂死于封建政权的迫害。三、阅读下面两段课文,回答问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①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②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③。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④,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