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性质、研究范围 一、研究对象 孕育社会心理学有两个母体: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学自然形成了两种研究倾向。即所谓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以美国心理学家 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年)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 G.W.奥尔波特(1968)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乌德 1925年(P8),它指出:“社会心理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三)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与人互动过程中的心理以及行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应该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 1990年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沈德灿(shen)在对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学定义进行了分析整合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目前为我国大多数社会心理学研究工作者所接受。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 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和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到 20世纪初。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定性研究 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实证分析阶段:始自 20世纪20年代。特点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档案法、跨文化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社会化的条件(社会化的原因) 1、人类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