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镇团结路移民社区法律知识培训 教 案 2015 年 第一章 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法律意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法律的定义和本质,了解法律的特质和职能;理解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树立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增强;培养法律思维方式,自觉加强法律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法、法律的概念,如何理解法的本质; 2、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3、社会主义法律的职能 教学方法 本节主要采取课堂讲授。针对法理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与内容进行简单地分析与介绍,并结合目前法学界就此内容的研究现状予以简单的讲解。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过程 预习设计: 1、法是由国家 或 ,并由 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通过规定 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确认、保证和发展有有利于 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2、法有哪些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 5、什么是法律意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讲授新课 第一节 法的基本理论 (一)法的概念 法律不是从来就存在的,它是伴随着私有制、国家以及阶级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一) 关于“法”的古体字“灋” 与“法律”二字的语义的介绍 “灋”为一个会意字。有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三点水的偏旁,意为平,无凹凸,引申为“公平”;第二部分:廌,“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是古代的人们用来判断、明辨是非曲直的一种工具。第三部分:去,驱逐,放逐之义。 这是一种解释,一种传说。 从文字记载的层面上,据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1][①]记载:“法”具有“公平、正义、正直”之义。“律”字具有“整齐、统一、一致”之义。《说文解字》记载“律”字之含义为:律,均布也。均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的调节音律工具。 1、法的含义 法是表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和国家强制力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2、法律的含义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有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狭义上的法律(我国)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2][②]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由此可见,广义上的法律与法的含义相同。 (二)法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根源于其本质,是其内在本质的外化及表现特征,是与其他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的不同之处。 1 、法是调整人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