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会议致辞VIP免费

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会议致辞_第1页
1/9
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会议致辞_第2页
2/9
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会议讲话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节能降耗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战略目标,“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了节能降耗指标。节能降耗的根本目的是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能源的需求量也将逐渐增加,能源缺口将逐渐加大,能源的瓶颈制约将日益加剧。同时,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节约潜力巨大。加强节能降耗工作,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任务,是缓解能源约束矛盾的必然选择,是从源头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节能、节电、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把节能降耗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市“十一五”规划之中。在今年年初的市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把节能降耗工作列为今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市综合杯考核中,加大了节能降耗目标的考核分值。在7月初国家、省分别公布了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能耗指标完成情况后,黄萌市长专门作了重要批示。最近,市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又专题研究了节能降耗工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上半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6%,万元gdp电耗下降了2.7%。我市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总量超过五分之四,工业领域的节能降耗为促进全社会节能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市节能降耗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方面,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第1页共9页能源的消费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市能耗处于高位,而国家和省对“十一五”期间的能耗指标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双重压力,任务十分艰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务必要引起极端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对于我市全力实施“率先崛起”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艰苦奋斗,打好节能降耗攻坚战。(一)节能降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gdp能耗综合体现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也集中体现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反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不仅仅是单纯的能源问题、经济问题,而是综合体现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是否转变、能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是经济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问题,归根到底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我国人均拥有的能源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省人均拥有量更少,但能源消费总量很大。全省矿产资源仅占全国平均数的1/20,一次能源95%以上靠省外调入,煤炭自给率不到3%,电力供求矛盾也较为突出。从近期看,全省能源产出不可能有大的改观,而能源消费量增长的势头却十分强劲。国内能源资源以及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能源需求不可能得到无限满足,能源价格、运输以及安全保障存在许多不确定风险,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主要瓶颈之一。全省能源约束的问题将长期存在,而且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我市的能源绝大部分依靠市外,2005年全社会综合能耗763万吨标准煤,96.5%以上靠市外调入。特别是近年来,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对全市的经济效益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安定第2页共9页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会议致辞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