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神经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电位变化,离子变化,电表偏转 1.(保定市2012 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A 卷))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一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ms 的电位差的变化:由一70mv 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一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 1.C 保定考的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抓住题干中的一句就可以将选项选出。“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一70mv,”静息时电位差怎么来的,那肯定是两个电极中一个在外面,一个在里面,只有图 C 能符合这个条件。 2.(江西省上饶市2012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若在下图中C 和D 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检测到的结果是( ) 2.D 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从图中的突触结构看出,只能从图中的左端向右端,在C 处,膜外由正电荷变为负电荷,此时D 处膜外还是正电荷,所以曲线中的电位差应该是负值。按这个方法可以判断出电流传到D 处时的电位差在曲线上应为正值。另外,兴奋在C 左边、在C 与 D 之间、在D 右边这三处时,电流表指针应该是不偏转的,因此,从上述来看,答案应该是D。 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 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 图1 是神经结构示意图,a、b、c、d、e 分别代表神经结构的某些位置;图2 是反射 弧的组成示意图,1、2、3、4、5 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性的是( ) A.在图1 结构中有4 个神经元。若在b 处给予一个刺激,且刺激后释放的均为兴奋性递质,则图1 中除b 处外还可能产生兴奋的部位有c、d、e B.图2 中表示感受器的编号是1。感受器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变化是由正电变为负电 C.“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 4 的细胞体,而 2 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瘫痪,对下肢刺激有感觉 D.如果 e 处给一个刺激,则兴奋由e 处传到 a 处可以沿 e→d→a,也可以沿 e→c→b→a 3.D D 错,如果 e 处给一个刺激,兴奋不能向上传,一定要注意突触的结构。 4.(2003 年上海卷)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 )D 4.D 生理盐水中的离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