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税 法 总 论 【案例1-1】下列关于税收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税收是我国目前取得财政收入的最重要工具 B.国家征税依据的财产权力 C.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国家征税要受到所提供公共产品规模和质量的制约 答案:B 解析:国家征税依据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案例1-2】下列关于税收“三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强制性是核心 B.无偿性是保障 C.固定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一种规范和约束 D.税收的形式特征是区别税与非税的外在尺度和标志 答案:AB 解析:税收的“三性”中,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保障。 【2004 年判断题】税法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其本质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行政权力向公民进行课税。 答案:× 解析:税法调整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税务机关只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 【案例1-3】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 )。 A.制定法 B.义务性法规 C.综合性法规 D.程序法 答案:B 解析: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义务性法规是相对授权性法规而言的,是指直接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法规。 【案例1-4】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从狭义税法角度看,有权的国家机关是指( )。 A.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及 其常 务委 员 会 B.国务院 C.财政部 D.国家税务总局 答案:A 解析:从狭义税法角度看,有权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及 其常 务委 员 会; 其他 选 项 是广 义的立 法机关。 【2009 年单 选 题】下列法律中,明 确确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 法律纳税的义务”的是( )。 A.《 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 法》 B.《 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则 》 C.《 中华 人民共和国个 人所得税法》 D.《 中华 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 理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税法与宪法的关系,参见教材第4 页倒数第4 行: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故答案选 A。 【案例 1-5】如果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或其他方法减少计税依据,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计税依据,以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这样处理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 A.税收法定原则 B.税法公平原则 C.税收效率原则 D.实质课税原则 答案:D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