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空气提升器设计方法1

空气提升器设计方法1_第1页
1/8
空气提升器设计方法1_第2页
2/8
空气提升器设计方法1_第3页
3/8
1 空气提升器设计方法 概 述 这里所描述的垂直空气提升器的气动管路以流整化状态连续输送物料从某一位置到另一位置。作者在本文中阐述了供料和输送的基本物理原理和技术依据,叙述了一套得到工业实践检验的有实际意义的设计方法。在次设计书中。给出了输送管道,供料拉动分离器的选择等计算公式。本文还描述了各基本设计参数(容量和提升高度)与空气提升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供料柱高度、输送管道截面积,空气压力和体积流量)并举例说明此计算,附空气提升器所用材料一览表。 各符号名称 A— 输送管道的横截面积(m ²) C—总的阻尼系数(无因次) d—供料仓直径(M) Dddv—分离器直径(M)(旋风除尘器筒体直径) D—输送和供料管直径(M) Dn—喷气嘴直径(MM) Ds—固体颗粒直径(M) Fa—空气和管壁的摩擦系数(无因次) Fs—颗粒本身以及颗粒与空气之间的综合摩擦系数(无因次) g—所在地重力加速度 gc—重力常数=9.80665(米/秒²) Ga— Gs1、Gs2— h—流态床高度(M) h1—供料仓高度(M) h2—输送管道与喷嘴之间的距 离(M) h3—供料柱输送的分离高度(M) H—提升高度(M) NRc—雷 洛 数(无因次) P`—单 位高度的流整态化压力(公斤 /米²) △ P—总的提升空气压力(公斤 /米²) △ P`—空气输送管道的压力(公斤 /米²) △ PAa—空气加速所需 压力(公斤 /米²) △ P`F——总的流整化空气压力 △ P`Fa—空气对 管壁的摩擦所产 生 的压损 △ PF——流整化压损 △ PFM——流整化装 置压损 △ PFS——颗粒与颗粒之间,颗粒与管壁之间的综合摩擦压力损 失 △ Pha—维 持 空气柱压力损 失 △ PHS—维 持 固体料柱压力损 失 △ PN—喷嘴压力 △ P`T、P`T1、P`T2、P`Ti—输送空气压力 △ P`T—总的输送空气压力 △ Qa—总的提升空气流量 △ QT——流整化空气流量 △ Qs—输送固料流量 △ QT——输送空气流量 R—固气重量比 (无因次) V1,V2—阻尼速度(米/秒) Va—实际输送空气速度 2 Vmin—最小输送速度 VS—实际因料输送速度 VT—输送速度 VPN—喷嘴处速度压力(公斤/秒) Wa—空气流的重量流量 Wg-气流的重量流量 Ws-固料流的重量流量,既空气提升的能力 V-流态化表现速度(米/秒) VV—颗粒的最终速度 ∫a—空气密度(公斤/米³) ∫da—分散相空气密度 ∫ds—分散相固料密度 ∫p—固体颗粒密度 ∫s—堆比重 μs...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空气提升器设计方法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