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 实现制冷的途径 一是利用天然冷源,二是利用人造冷源。 普通制冷高于:-120C,深度制冷:-120C-20K,低温和超低温:20K 以下。 2 卡诺循环是指在两个温度不同的定温热源之间进行的理想热力循环。 3 制冷系数是指单位耗功量所制取的冷量。 4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由两个等压过程,一个绝热压缩过程,一个绝热节流过程组成。它与理想制冷循环相比,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 液态制冷剂膨胀功不大,而机件小容易带来较大的摩擦损失,所以为了简化装置以及便于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采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 二,用干压缩代替湿压缩 低温湿蒸汽与热的汽缸壁之间发生强烈的热交换,特别是与汽缸壁接触的水珠会迅速蒸发,占据气缸有效空间,致使压缩机吸收的制冷剂质量大为减少,制冷量显著下降。 过多的液珠进入气缸后很难立即气化,这样既破坏了压缩机的润滑,又会造成液击,使压缩机遭到破坏。 三,两个传热过程均为等压过程,并且有传热温差。 理想的状况是无温差,但是实际传热中有温差,因为理论上要做到无温差,冷凝器或蒸发器的换热面积需要无限大,这一点我们无法做到,冷凝温度高于冷却剂温度,蒸发温度低于被冷却物温度。制冷系数降低,传热温差越大,制冷系数越低。从技术经济性分析,选择适合传热温差。 5 蒸汽式压缩制冷循环的改善 (1)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 一,设置再冷却器 二,蒸汽回热循环 (2)回收膨胀功(3)多级压缩制冷循环 6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 (1)在压缩机中,气体内部和气体与气缸之间的摩擦,以及气体与外部的热交换。 (2)制冷剂流经进排气阀的损失。 (3)制冷剂流经管道,冷凝器和蒸发器等设备时,制冷剂与管壁或者器壁剪得摩擦以及与外界的热交换。 7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压缩机实际的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理论输气量只与压缩机的结构参数和转速有关,与制冷剂的工况和种类无关。 8 制冷剂是指在制冷装置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 制冷剂的基本要求 热力学性质(1)制冷效率高(2)压力适中(3)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大(4)临界温度高 物理化学性质。(1)与润滑油的互溶性。(2)导热系数,放热系数高。 (3)密度和黏度小。减小摩擦损失和流动阻力。(4)相容性好。对金属无腐蚀。 其他(1)无毒,不燃烧,不爆炸,温室效应小,不破坏大气层,易购廉价。 9 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下的饱和温度称为沸点。一般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