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 复习资料 空气调节应用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一般称为“工艺性空调”,而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则称为“舒适性空调”。 第一章:相对湿度的定义: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 Pq 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 Pq。b 之比。也可近似表示成含湿量 d 与饱和含湿量 db 的比值。 是空气的焓 h=1.01t+(2500+1.84t)d/1000 热湿比线:湿空气的焓变化与含湿量变化之比。ε=Δh(kW)/Δd(kg/s) 湿球温度,露点温度,干球温度的关系为: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 湿空气的加热过程:通过热表面加热,则温度会增高,含湿量不变。 湿空气的冷却过程:通过表面冷却器冷却,在冷表面温度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含湿量不会变化,温度下降。 等焓加湿:喷循环水加湿,喷雾加湿,湿膜加湿等属于等焓加湿。 等温加湿:喷干蒸汽,电极式加湿等 等焓减湿:利用固体吸湿剂干燥空气时,可以实现等焓减湿过程。 两种空气混合,遵守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即 GA×hA+GB×hB=(GA+GB)hC GA×dA+GB×dB=(GA+GB)dC 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 负荷: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要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得热量通常包括:太阳辐射进入的热量和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人体,照明,设备散入房间的热量。 PMV-PPD 指标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强度,衣服热阻,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湿度等六个因素,来评价和描述热环境。 新有效温度是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冷热感的一个综合指标,该数值是通过对身着 0.6clo 服装,静坐在流速为 0.15m/s,相对湿度为 50%的空气温度产生相同冷热感的空气的温度。 综合温度:相当于室外气温由原来的温度值增加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值。是为了计算方便所得到的相当的室外温度,并非实际的空气温度。 除热量:当空调系统间歇使用时,室温有一定的波动,引起围护结构额外的蓄热和放热,这种非稳态工况下空调设备自室内带走的热量。 冷负荷温度:针对一些定型围护结构,根据典型条件计算出他们的冷负荷逐时值,然后将逐时冷负荷再除以该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面积,得出温差值,称为“冷负荷温度”。 房间送风量的确定步骤: 1. 计算室内热湿比 ε=Q(瓦)/W(克/秒),根据室内精度要求或已知送风温差,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