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笔记本拆机图解 仔细研究了一下R32、R40、T30 的拆机手册,发现其结构与 T23 大同小异,只在细节部分有所不同,至于 T20~22,与 T23 本是同根生,只有风扇主板 CPU 与 T23 不同,基本可完全借鉴本拆机过程。 对于 R30、31,手头没有相应的拆机手册,不敢妄下结论,不过既然 R32 与 T23 结构相似,与R32 同族的 R30、31 也应该差不多。 至于 T40 系列、R50 系列与 X 系列,则在设计思路上与 T23 完全没有共同点。 A2x 系列内置有软驱,A3x 系列内置两个 U2K,设计理念均与 T23 有较大差异,也不能借鉴。 首先搞定不需要工具就可以拆下的部分: 电池和光驱: 电池就不说了,T23 的 U2K 光驱支持热插拔,不管你现在是开着机还是关着机,只要拨动光驱面板右下角的小开关就会跳出一个手柄,拉这个手柄,光驱就跟着出来了。 当然你要是想继续的话,还是把机器关了比较好 T30、R3x、R40 此步骤相同,对于 R40e,由于没有弹出手柄,移除光驱需在卸下键盘之后进行 然后把机器翻过来,拧下内存盖和网卡盖,分别由 1 颗螺丝固定。 拧下这两个盖子后,图片如下: 为以后方便,将底部可见的螺丝全部编号如下。 注意,10、11、12 三颗螺丝是藏在黑色塑料片底下的。我是用缝衣针把塑料片挑起来然后粘到一卷两面胶上的。 R3x、R40、T30 螺丝位置可能有不同,没拆过,对不起。在此只能说可能不同,不能指出哪里不同,请原谅。 T20~22 则只在 CDC 插槽部分有不同,在那里只有 1 颗螺丝固定键盘,而少了一颗螺丝固定掌托。即只存在 6 号螺丝,不存在 7 号螺丝 在以上步骤中,可以把两条内存先拿下来保存好。至于miniPCI 设备和CDC 网卡暂且搁置不管。 键盘 拧下5 号、6 号螺丝,注意 6 号螺丝是在CDC 网卡上面的。 然后用手指顶电池接口下方的金属片(其实是鼠标键背面),从正面掀开键盘。 对于T30、R3x、R40,键盘是使用软线连接,与 T2x 不同。先掀起键盘,再拔下软线。 硬盘 用一枚 1 元硬币拧下8 号螺丝,把上盖打开一个小角度,水平抽出硬盘 2 下一步是屏轴盖板 拧下1 号、2 号螺丝,翻到正面,U2K 盖板上方靠近屏轴处还有一颗螺丝固定屏轴盖板。 从左向右掀起盖板,小心取下。 T30、R3x、R40 屏轴盖板在左侧,而且长度较短。 R40 额外具有一根“键盘上盖”,拆卸方法类似 T23 的屏轴盖板 接下来应该是掌托,不过在这之前先把miniPCI 和CDC 网卡取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