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 课《父爱之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 个生字,并会写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渔船、报考”等词语。 2.通过多媒体来理解和感知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5.学习文章通过场景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来表达感情。 6.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文章通过场景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来表达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父亲》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父亲的爱,就像大山一样,高大而坚定。 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是一艘小船,承载着你所有的梦想,包揽了你所有的疲惫与希望。让我们搭乘“父爱之舟”,去看看沿 途 的美 景,去探 寻 父爱的伟 大! 一起 学课文《父爱之舟》,深深感受 那博 大的父爱! 板 书 课题 :父爱之舟 二 、讲 授 新课 (一)初读感知 1.走进作者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2.课文链接 (1)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2)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 程 中,为 了 帮 助 展开情节 或刻 画人物 ,暂 时中断 叙述的线 索 ,插入 一段与 主 要情节 相 关 的内 容 ,然后再接着 叙述原来的内 容 。 3.读准 字 音 4.朗 读词 语 渔 船 报 考 教训 心疼 席 子 庙 会 彩 排 糖 果 抽 象 启 迪 毕 业 寄 宿 师 范 路 费 轮 换 领 略 意境 磨 灭 精 致 5.多 音 字 6.词 语释 义 (二 )我 会 写 1.请 同 学们 ,试 着 看 拼 音 读一下 本 课的生 字 。 蚕、考、疼、席、糖、屑、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