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章_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

第1章_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_第1页
1/35
第1章_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_第2页
2/35
第1章_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_第3页
3/35
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 1 第一章 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 经过建国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到 1998 年全国装机容量已达到 2.7 亿 kW,跃居世界第 2 位。特别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的电力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 17 多 GW,实现装机容量 8年翻一番,终于缓解了近 50 年的持续缺电局面,使电力供应有所缓和,自 1996 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阶段性的电力供大于求现象,这在中国电力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同其它许多行业一样进入了买方市场;同时,也表明我国电力工业从一种近似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转入了注重电力产品质量、经济效率、技术升级的集约型发展时代。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电力的使用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电力具有便于转换能源型式,能高度集中和无限划分,清洁干净和易于控制,可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等特性,使电力发展和应用的程度,即一个国家的电气化程度,成了衡量其社会现代化水平高低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在以信息、电子、生物技术为代表的 21 世纪,电力将继续发挥其他能源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且对电力的依赖程度将更高,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品质也将提出更大、更高的要求。 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2000 年解决温饱之后要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到 2010年要达到富裕小康水平,到 21 世纪中期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总之,在这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时期,因此对电力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要有更大规模的电力建设来满足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对电力的需要。 我国的用电水平还很低,目前出现的电力供求缓和,是一种低用电水平下的缓和,与富裕的小康生活水平对电力的要求也相差甚远。1999 年我国人均装机容量只有 0.237 千瓦,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40%左右,大约是美国的 7.2%,加拿大的 5.6%;人均发电量只有 979 千瓦时,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 10%—17%;电力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只有 34.8%。现在我国仍有近 3500 万人口没用上。今年,电力供需矛盾再次凸现,全社会用电高速增长,部分地区出现了供需矛盾紧张的局面,广东、河北等地甚至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从全国来看,电网结构薄弱,特别是 500 kV 网架在大部分电网中尚未真正形成,电网的安全性差,可靠性低,自动化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1章_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