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4 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4.1 内容提要 4.1.1 基本概念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于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程度来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自然宽度──没有外界影响时,谱线仍有一定的宽度,称为自然宽度。 多普勒(Doppler)变宽──又称热变宽,是由于原子不规则的热运动引起的变宽,通常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条件下,多普勒变宽是影响原子吸收光谱线宽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压力变宽──由于原子吸收区气体原子之间相互碰撞导致的谱线变宽。根据碰撞的原子不同又分为:洛伦兹(Lorentz)变宽和赫尔兹马克(Holtsmark)变宽。 洛伦兹变宽──是指待测元素原子与其它种粒子碰撞引起的变宽,它随原子区内气体压力增大和温度升高而增大。 赫 尔 兹 马 克 变 宽 ─ ─ 是指 待 测 元素 原子之间 相 互 碰撞 而 引 起的 变宽,也称共振变宽,只有在待测元素的浓度高时才起作用。 积分吸收──在吸收线轮廓内,吸收系数的积分称为积分吸收系数,简称积分吸收,它表示吸收的全部能量。积分吸收与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的原子数成正比。 峰值吸收──吸收线中心波长处的吸收系数为峰值吸收系数,简称峰值吸收。在温度不太高的火焰条件下,峰值吸收系数与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原子浓度成正比。 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大大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 化学计量焰──由于燃气与助燃气之比与化学反应计量关系相近,又称其为中性焰。这类火焰温度高、稳定、干扰小、背景低,适合于许多元素的测定。 富燃焰──指燃气大于化学计量焰的火焰。其特点是燃烧不完全,温度略低于化学计量焰,具有还原性,适合于易形成难解离氧化物的元 2 素测定,但它的干扰较多,背景高。 贫燃焰──指助燃气大于化学计量焰的火焰。它的温度较低,有较强的氧化性,有利于测定易解离、易电离的元素,如碱金属。 特征浓度──在火焰原子吸收中常用特征浓度 cc 来表示分析灵敏度。所谓特征浓度即为能产生 1 %吸收(即吸光度值为 0.0044)信号时所对应的待测元素的浓度(单位为 μg·mL-1 /1 %)。 0 .0 0 4 40 .0 0 4 4ccccAb 特征质量──在石墨炉中常用特征质量 m c 来表征分析灵敏度。所谓特征质量即产生 1%净吸收(即吸光度值为 0.0044)信号时所对应的待测元素的质量(单位为 μg/1%)。 0 .0 0 4 40 .0 0 4 4cmmmAb 检出限──以待定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