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 扶贫办干部下乡住村调研报告干部下乡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山西坚持干部下乡住村的有效做法,各级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体民情、察民意,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之所以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牢记宗旨、增强党性的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总体上,各级干部队伍状况是好的,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能够按照党的要求积极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工作,为人民群众办了很多好事、实事。但也应当看到,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党性观念不强,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愿吃苦奉献,不热心公益事业;有的不能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遇事不走群众路线,不听群众呼声、不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优亲厚友,搞小圈子,自行其是,我行我素;更有极个别干部,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违法乱纪,引起了群众强烈不满。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就是要通过广大干部直接深入基层,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发现工作差距,促使各级干部强化宗旨观念,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第二,转变作风、推进发展的需要。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就是要让各级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体民情、察民意,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就是要引导 各级各部门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抓出什么效果,在全省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为群众排忧解难之风,真正对群众负责,为群众办事,让群众满意。第三,锻炼干部、提升素质的需要。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懒、散、庸”的问题;就是为了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就是为了锻炼干部、培养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真正培养一批干部、提高一批干部,在全省干部队伍中形成识大体、顾大局,会干事、能吃苦,有激情、善创新,争先进、创一流的优良作风。 第四,促进和谐、保持稳定的需要。在促和谐、保稳定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些矛盾问题不解决,人民群众有意见,党委政府形象受损害,社会稳定受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