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的对象为:经过初中阶段学习的中专三年学制的学生,本教学大纲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中学生进入中等专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中专阶段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刚刚结束基础教育,多数仍属于未成年人,对社会了解不多,对职业了解甚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认真的思考,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有待形成。对职业道德的社会意义和对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对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所知甚少。总之,他们对怎样从基础教育过渡到职业教育都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教学任务和目的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这门课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三个方面的问题,要让学生感到这门课有用,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使学生理解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体现本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内在联系,要改变学生心目中政治课的原有形象,提高德育的亲和力。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学科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形成提高适应社会和职业需要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自觉性。 三、教学要求 1、以马思主义为指导,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的实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各行业职业特点和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和法纪观念等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中心,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具体规范。在注意运用本行业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使学生学有榜样。 3、坚持理论教育与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更要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选择最为优秀的职业道德的节目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现代化教学的魅力。 四、教学学时的安排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为学期课程,总学时为 36学时,每周为 2学时,共 18周完成。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学时分布一览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 注 6 1、职业的内涵和特性 2、我国现有的职业种类和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2 整合教材 P10-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