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肾结石的形成过程是某些因素造成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在这一过程中,尿晶体物质过饱和状态的形成和尿中结晶形成抑制物含量减少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①过饱和状态的形成见于 尿量过少,尿中某些物质的绝对 排泄量过多,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和磷酸盐等;尿pH 变化:尿pH 下降(<5.5)时,尿酸溶解度下降;尿pH 升高时,磷酸钙、磷酸氨镁和尿酸钠溶解度下降;尿pH 变化对草酸钙饱和度影响不大。有时过饱和状态是短暂的,可由短时间内尿量减少或餐后某些物质尿排量一过性增多所致,故测定 24h 尿量及某些物质尿排量不能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短暂的过饱和状态。②尿中结晶形成的抑制物减少 正常尿液中含有某些物质能抑制结晶的形成和生长,如焦磷酸盐抑制磷酸钙结晶形成;黏蛋白和枸橼酸则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尿中这类物质减少时就会形成结石。③成核作用 同质成核指一种晶体的结晶形成。以草酸钙为例,当出现过饱和状态时这两种离子形成结晶,离子浓度越高,结晶越多越大。较小结晶体外表的离子不断脱落,研究提示只 有当含100 个以上 离子的结晶才 有足 够 的亲 和力 使 结晶体外表离子不脱落,结晶得 以不断增长。此 时所需 离子浓度低于结晶刚 形成时。异 质成核指如两种结晶体形状相 似 ,则一种结晶能作为核心 促 进 另 一种结晶在其 表面 聚集。如尿酸钠结晶能促 进 草酸钙结晶形成和增长。尿中结晶形成后如停 留 在局部增长则有利 于发展 为结石。很 多结晶和小结石可被 尿液冲 流 而 排出体外。当某些因素如局部狭 窄 、梗 阻 等导 致尿流 被 阻 断或缓 慢 时,有利 于结石形成。 1.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包 括 : (1)尿液晶体物质排泄量增高 ①高钙尿:正常人 每 天 摄 入25mmol 钙和100mmol 钠时,每 天 尿钙排量<7.5mmol( 或0.1mmol/kg); 每 天 摄 入10mmol 时,尿钙排量<5mmol 。持 续 高钙尿是肾结石患 者 最常见的独 立 异 常因素,所引起的结石多为草酸钙结石,纠 正高钙尿能有效 防 止 肾结石复 发。因此 高钙尿在肾结石发病中起非 常重要的作用。按 其发病机 制可分 为下列 四 种类型 。 A.吸 收 性高钙尿:最常见,见于20%~ 40%的肾结石患 者 。其 病因多为一些肠 道 疾 病(如空 肠 )引起肠 道 钙吸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