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特色诊疗方案 (2 0 1 2 年) 科别 内五科 市 中 醫 院 二0 一二年一月 2 目 录 1 、肝积………..……………..……3 2 、肺积……..…………………… 8 3 、反胃…………… …………… 1 1 注:临床科室制定至少 3 个以上完善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方案应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体现本科临床实际和特色 。 (诊疗方案至少包括五要素 :中西医病名、诊断、中医综合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 3 肝积(原发性肝癌)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中医诊断:肝积 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 (一)疾病诊断: 1、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 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400ng/ml,持续4 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2、有或无临床表现,B 超、CT 等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a、AFP≥400ng/ml。 b、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 c、无黄疽而AKP 或γ-GT 明显增高者。 d、远处有明显的转移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e、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化,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二)证候诊断 1.脾虚肝郁证:身体倦怠,不愿活动面色无华,两胁胀痛,嗳气纳呆,泛吐酸水,或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舌质淡,舌苔白,脉弦细。 2.气滞血郁证:右胁下积块,按之质硬,持续胀痛或刺痛,或窜及两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涩。 3.湿热蕴结证:右胁下积块,增长迅速,发热,热势或高或低,口苦口干,呕恶欲吐,纳食减少,或面目皮肤鲜黄如橘子色,小便短赤,大便干或溏,或大便发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4.湿瘀搏结症:右胁下积块,质硬,腹痛且胀,按之如囊裹水,小便少,或面目黄而晦暗,或胸腹壁青筋暴露,舌质暗淡或青紫舌,或有瘀斑瘀点,舌苔白厚或滑腻,脉沉濡或涩滞不畅。 5.肝肾阴虚证:形体消瘦,腰酸无力,右胁下积块疼痛,低热或午后潮热,或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喜饮,或吐衄便血,或小便不利,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4 (一)中药治疗 1 .脾虚肝郁证 治则:健脾舒肝、理气宽中。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 2 4 g 白术 1 8 g 茯苓 2 4 g 甘草 9 g 陈皮 1 2 g 桔梗 9 g 香附 1 2 g 砂仁 9 g 若胁痛甚加香附、郁金、嗳气反酸加法半夏、竹茹;胁下肿块坚硬加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