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个人家风故事心得感想

2024个人家风故事心得感想_第1页
1/7
2024个人家风故事心得感想_第2页
2/7
2024个人家风故事心得感想_第3页
3/7
2024 个人家风故事心得感想 个人家风故事心得感想篇一 【父亲的“传家宝”】 父亲是农民,戴斗笠、穿草鞋,一生都没从泥土中分离开。解放初入党,当干部、跑田坎,从民兵队长开始,到乡文书、大队主任,父亲当了近三十年的村组干部。 父亲从小恐吓我们:不能糟蹋有字的纸,糟蹋有字的纸要变成瞎子!他还说: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有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都拿不走。 在昏黄的煤油灯光下,父亲多次唠叨他组织人修建学校的情形。新中国成立初的学校,不是在祠堂里,就是在庙里。我们村以前的学校,就在张家祠堂。后来,当大队主任的父亲,组织人修建了那几间低矮的瓦房。当时用了石块多少挑、木材多少根、石灰多少斤、青瓦多少匹,泥工单价多少、木工单价多少、杂工单价又是多少,父亲说得头头是道。从父亲的话语里,我听出的是对知识的膜拜,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我们的期望。 让人惊讶的是,只读过初小的父亲,居然有一套《康熙字典》。几本薄薄的且已泛黄的线装书,锁在一个木制的小匣子里面。民国六年章福记书局印行的《康熙字典》,石印,竖排,全是繁体字,蚂蚁一样,密密麻麻。“一二子中寻,逢三问丑寅,四划卯辰巳,五划午中分,六划未申问,七划酉中分,八、九归于戌,其余在亥寻。”在字典的封底,父亲用钢笔写着《寻字口诀》。每当凝视这些小字,我的眼前就出现出父亲戴着老花镜,全神贯注查字索义的情景。 说起这套字典的来历,颇有些曲折。“认不了字,你就两眼一抹黑,牛吃南瓜——无法开口!”父亲吃了识字少、文化浅的亏,很想搞一本字典,可是无处可寻。直到一九五八年,听说县城某人有一套《康熙字典》要卖。父亲兴奋极了,天不亮就动身,走一两百里的山路赶去。到达时,天已经擦黑,找到卖家,又因带的钱不够,差点没买成。磨了半夜,最后对方答应“分期付款”。来回跑了几趟,花了十多元钱,终于搞到手。要知道,当时的粮食几分钱一斤。这一套书,差不多是一个人一年的口粮。 凭借这套字典,父亲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或为自家或为乡亲,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红纸黑字,很是喜庆。 小时候,父亲说得最多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可惜我当时年少无知,多数时候不喜爱听他唠叨。不喜爱课本,嗜课外书: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个人家风故事心得感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