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人民至上心得体会 900 字 5 篇人民至上心得体会【1】5 月 28 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后,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特别强调,“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干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事”。“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这句话出自《荀子·富国》,意思是说使国家富足的办法,就是节约用度使百姓富裕,并且妥善贮藏余粮财物,靠礼法制度节约用度,用政策红利造福百姓。说到底,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勤俭节约过紧日子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井冈山时期,缺枪少炮、缺吃少穿、缺医少药,毛泽东、朱德等与老百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以“深山岩洞是我房,青枝绿叶是我床,红薯葛根是我粮,一心跟着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点燃了中国_的星星之火。延安时期,我们党的领导人住窑洞、吃粗粮、搞劳动,美国记者斯诺赞扬“东方魔力”是“兴国之光”。新中国成立伊始,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就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头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并将“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优良传统上升为制度规矩。应该说,不论我们国家进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始终不能丢,“足国之道、节用裕民”的要求永远不能变。居丰要行俭,在富应能贫。特别是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稳就业保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为此,政府工作报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 万亿元,同时发行 1 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降低工商业电价 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 30 元”“估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 2.5 万亿元”……这也给各级财政收支平衡带来了较大压力,必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过紧日子不是应对疫情影响的权宜之计,也不是说不花钱,而是“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这就要求为民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真正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如何以政府开支“减法”,做好惠企利民“加法”,考验各级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轻企业和百姓的负担。要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