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市经开区名师骨干老师川师大培训心得 2024 年的 8 月 22 日至 8 月 28 日,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向往,我参加了由经开区教育局组织四川师范大学承担的”郑州市经开区骨干老师培训班”。在学习过程中,我严格服从教学安排,整个培训过程保持全勤,不迟到早退、做好听课笔记、积极参加讨论,经过紧凑而充实的七天学习,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教学知识上得到一次强劲的“充电”,此次学习川师大教授的博学多才使我领略到知识的力量、成都市一线老师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些改变课堂模式的做法,更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讲座,又有深化一线课堂的校本研修,还有学员间的互动沟通。此次培训既学习了许多辅助教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感受了心理学教授暖人的心理讲座。这些讲座诠释了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成长为科研型老师指明了方向。这些教授及老师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他们超凡的人格魅力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 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现将我在培训中获得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进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二、夯实了数学学科知识。 老师是一个永远新的职业。这里讲的“新”主要指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作为一名老师,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此次培训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经过培训,就我个人而言,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补充,而且在教学艺术方面得到一次新的补充。 三、对课堂教学行为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培育创新人才,这项改革一直在备受关注中徘徊不前、难以突破。长期以来,创新人才培育的核心技术往往不被人所知。至今,中国学校中90%的课堂依旧延续着老师讲,学生听的状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加老师的负担,也使学生的制造力受到压抑……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繁琐的教学理论,花样翻新的教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充斥着我们课堂,常常使一线老师不知所措。在我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初次接触了郭思乐教授提倡的的“生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