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五篇_第1页
1/11
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五篇_第2页
2/11
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五篇_第3页
3/11
2024 年中华传统文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2024 年中华传统文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1#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就提出了学习是件欢乐的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通过学习可以增长才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欢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养、增长才能。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来所有中国人的智慧,我们的祖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传统文化学好?我们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把它运用到现实当中,与时代结合,让五千年来祖辈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熠熠生辉! 儒家要我们首先修身养性,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讲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导我们:利己、利人,功德圆满。 这三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先要求我们自己明明德,摆脱了身心痛苦,悟了,获得了大的智慧,然后再去做事,帮助他人,影响他人,造福社会。 宋朝朱熹曾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五伦。它告诉我们思维的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待人接物的原则: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学习的最根本就是培育每个人德行,具体来讲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一、孝: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我们应该知恩感恩。一个人能知恩感恩,孝心才得以萌生。身为子女理应将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孝顺父母,不仅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和父母之智慧,这样才能真正让父母身心更欢乐,生活更美满。 二、悌:一个"心"字,跟一个弟弟的"弟",心在弟旁,表示哥哥对弟弟妹妹的关怀;心中有弟,就是兄弟间彼此诚心友爱。《弟子规》中"首孝弟"就说明了孝敬长辈、兄妹友爱是教育学习的重点。在家知道孝敬父母,在外面才知道尊敬老师、尊敬领导;在家懂得友爱兄弟,在外面才知道关怀朋友、团结同事。在家里把孝道行好了,在社会上才能更好地接人待物。 三、忠:古人云: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才可以化人。而尽忠者,必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能,因为公生明,偏则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