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中国共产党普安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件之二抢抓新机遇转型新起点跨越新征程为推进普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普安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征求意见稿)(2011年10月29日)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共普安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中国共产党普安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我们全面开启“十二五”征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谋划今后五年更大的发展,选举产生中共普安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1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科学发展促转型,励精图治谋跨越,全力推进普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一、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团结奋进迈步新起点县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普安发展史上极为困难、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普安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县委团结和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大力实施“三化同步战略”,深入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矢志进位争先,成功应对了特大雪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旱灾“三个百年不遇”的严峻考验,全县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五年来,我们砥砺奋进、战胜危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末,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7.09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倍,年均增长25%;财政总收入达5.71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倍,年均增长28.25%;农业总产值6.94亿元,比“十五”期末增加了2.75亿元,年均增长10.62%;工业总产值22.1亿元,是“十五”期末的4倍,年均增长37.19%;人均生产总值从“十五”期末的3025元增加到9340元,年均增长25.29%。2五年来,我们抢抓机遇、大上项目,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4.9亿元,是“十五”期末的4倍。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12个乡镇总体规划基本完成,县城道路“白改黑”工程趋近尾声,经贸片区旧城改造征拆方案正在修缮,新区开发效果明显,凤凰山殡仪馆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垃圾填埋场即将竣工。青山城镇集群、罗汉、楼下、龙吟等城镇建设工程纵深推进,城镇化率从15.1%增长至20.1%。高速公路、铁路从无到有,全县通车里程已达1066.2公里,初步实现出县高速化、通乡油路化、通村砂石化的目标。水利建设纵深推进,先后对11个病险水库进行了治理,新建小(2)型水库1座,五嘎冲水库已通过国家水规总院评审,全县小(2)型水库已达19座,总库容1435.38万m3,实施饮水安全工程326处,完成投资5588.48万元,解决饮水安全12.26万人、1.6万头(匹);建成小水电站30座,总装机容量7.27万千瓦,年发电量2.5亿度,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县”、第三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以雨歇220KV、盘水110KV、铅矿35KV输变电站为代表的电力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有效缓解。五年来,我们扩大开放、调整结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3变。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7.3%提高到35.29%。以烤烟、茶叶、草地畜牧、干果(核桃)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建成人工茶园6.6万亩,核桃2万亩,草场13.57万亩、载畜11.4万只,烤烟已拥有21万担规模,成为全国优质烟基地县之一和湖南常安优质烟叶“基地县”,山区农业经济初具雏形。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煤炭、电力、建材、黄金、矿冶、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不断壮大,招商引资工作效果明显,成功引进中电国际、河南永煤、贵州珉生等知名企业签约60多个项目300多亿元,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泥堡金矿、铁合金、红碎茶、畔河电站、农特产品加工、矿山机械制造厂等项目顺利开工。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一园三区”进入全省100个园区规划和全州14个重点聚集区规划。首期路网建设和标准厂房建设顺利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