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材料五篇 2024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1 回国后,他交给接待人员一份希望会见的人员名单,列在第一位的,就是他的老同学————邓稼先。因为他心中一直盘旋着一个疑问。1964 年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举国欢腾,但美国学界一直传言这其中有美国物理学家的帮忙,杨振宁希望好友邓稼先能亲口打破这个传言。 杨振宁:希望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 慎重起见,邓稼先在请示了周总理后,次日托人转交给他一封信,十分确定地告诉他,原子弹的成功完全是中国人自主研发。 杨振宁的弟弟 杨振汉:我大哥拆完信以后他就哭了,然后他就跑到了洗手间,整理了以后出来。 杨振宁:这是灵魂深处的一个震荡。当我知道邓稼先的回答以后,我感情上的冲动不是当时能够自己控制住的。 杨振宁的激动是有原因的,早在 1945 年出国前,父亲杨武之就曾嘱咐他,“每饭勿忘亲爱永 ,有生应感国恩宏”。在美国,读完博士并正在从事基础物理讨论的杨振宁为了继续当时的讨论工作,没有像邓稼先等人那样 1950 年就乘船回国,但等他想回的时候,已经回不了了。 杨振宁:我们当时已经想要回来了,但美国的总统杜鲁门下了一个命令,说是中国学生在美国得到理科功科博士学位的人,不可以让他们回国,所以,很多这种人被挡住了。 这一等就是 20 年。然而,在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在为华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1956 年,他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颠覆性地震惊了世界,并在 1957 年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 我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觉得不如外国人这个心理。 杨振宁的成就远不止此,1954 年他和米尔斯教授共同创建的“杨-米尔斯法律规范场”理论为粒子物理学提供了基本框架。 清华大学高等讨论院讨论员 翟荟:杨先生的科学贡献,是人类科学文明的一个宝库中非常璀璨的一个明珠,可能再过 1000 年,再过几千年,我们人类提到我们最重要的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还是不可避开要说到杨米尔斯理论。 学术界公认,杨振宁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 4 个领域拥有 13 项诺贝尔级别的成就,他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 杨振宁:基本上每一次探亲访问,回国以后都有中情局的人或FBI 的人来了解情况。 尽管不断受到盘查和压力,杨振宁仍然坚持每年回国一两次。他跟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领导人都多次研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