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是一篇传统课文,这篇课文是作家巴金的作品,文章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声色兼美。小编为大家整理准备了以下《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内容,供大家参考!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材第 4 课《鸟的天堂》。知识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榕树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原因。情感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思想感情。技能目标:能从网上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制成电子幻灯片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并要求积累运用语言。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对于六年级学生,光从字面上很难体会到“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帮助他们从网上搜集资料,结合图片或录像,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网络、录像、录音带、电子幻灯、图片。1、有关鸟的天堂的录像。2、录音带、图片。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1)欣赏《百鸟朝凤》乐曲。(2)说一说,听后你们有什么感受?(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1、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体会的。(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发挥学生想象)这个鸟的天堂是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2)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播放“大榕树”图片,教师加以文字简介)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大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做“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自读课文)3、生读后交流,再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又给你什么感受?(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1、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结合图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声有感情地诵读。2、汇报交流:△大榕树:(多媒体出示“大榕树”图片,配上有关句子,体会文章的用词优美)(1“)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a.指名读句,其他同学听一听: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b.重点指导体会两个“真”字两个“真”有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