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崇德”心得体会沟通材料 “学史崇德”;心得体会沟通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了“学史崇德”;的明确要求。学史崇德就是崇尚道德、推崇德行,以党史照亮前行之路、洗涤心灵之尘、激发奋进之力。百年党史,培育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宝。学习党史,不仅要缅怀革命前辈们的感人事迹与高尚道德,更要从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坚定理想信念追求,增强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振投身进展的精气神。今日,围绕“学史崇德”;这一主题,我想与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作一沟通。 一、怎样理解“学史崇德”;?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法律规范。对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法律规范,中国共产党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实行兼收并蓄的态度,与共产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并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使“德”;的内容更加丰富。“学史崇德”;中的“崇德”;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分别是是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 第一,什么是大德?“德”;在汉语中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可见,中国自古就有重德的优良传统,认为“德”;是涵养万物的承载。“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大德。 第二,什么是公德?公德是指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安宁和幸福所展现出来的良好品行和高尚情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中国自古就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民本思想,强调为公就是大道、为民即是公德。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地继承了民本思想的合理因素,秉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毫无疑问,造福于民是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也是共产党人必须崇尚的基本公德。 第三,什么是私德?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法律规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私德,就是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