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纲要分享课”听课随想 新学期开学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课程纲要的分享。今日听了两位年轻老师的课程纲要分享课。有几点感想记录下来: 一 、课程纲要分享课是要分享什么? 从听课情况来看,老师们知道要分享的内容分为四部分: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但是这四部分内容的分享是平均用力还是有所侧重,有的老师不是很清楚。个人认为这四部分是都需要与学生分享的,但是不能面面俱到,应该突出一两点,其他兼顾。比如,今日一位老师采纳的方式是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翻看课本了解内容,并从中选择出自己感兴趣的单元内容并举例说明,可以画图表示、举出实例等方式,还给学生提供出了一个空白的方框让学生在里面填写。同时也让学生写出自己困惑的内容是哪个单元?有哪些问题?同样写在方框中。这种形式还是值得肯定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假如这样设计就要把重点放在课程内容分分享上,让学生通过沟通、互动、讨论等方式,对本册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可以融课程目标于内容之中,并不是分享课程目标时仅仅是让学生齐读一下目标而已。在内容、目标、实施和评价这四部分中,我认为对于内容和实施可以让学生先分享,继而老师引导、补充、总结。但对于目标和评价,更多是老师明确提出来,让学生知道每块知识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怎么确定“我是否学会了?”也可以把这几块内容通过问题让学生提出来:学什么?怎么学?要达到什么标准?怎么知道我学会了?从问题出发,和学生一起讨论。 二、以何种方式来分享课程纲要? 分享课程纲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多的是老师引导着进行,中高年级老师就可以放手些,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沟通、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沟通达成共识统一认识。而老师在背后默默地给予支持,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和指导。所以,正如一句俗话“教无定法”,没有一种固定的方式,但基本的理念还是要以学生为主,要考虑学情,不能与在分享之后学生无所得,对本册的内容和要求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本册知识的重点。 我想既然是分享,就不能一节课仅有几个学生被点名回答问题,当然更不能是老师从头到尾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要与学生分享、要让学生之间分享、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分享,或者学生同意与身边更多的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