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随笔 500 字 4 篇 《三国演义》读书〔随笔〕500 字 1 三国演义〔读后感〕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我仔细的把这本书看了一遍,书本介绍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受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我先〔说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等等,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终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贵重的忠。 我再说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觉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再说说刘备,其实他是一个常常领兵冲锋在第一线的军事家,而绝非如《三国演义》所谓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他经受最典型的一战是赤壁之战,刘备亲自领军参战,但当是担当侧翼掩护作用,由于主力是周瑜的三万军队。即便是在三顾草庐之后,刘备亦常常把诸葛亮扔在家中而四出征伐。我读了《三国演义》之后知道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三国演义》读书随笔 500 字 2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近,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感受良深。 《三国演义》是由罗贯中依据魏晋时代的史书与宋代的三分、元代的三国戏和罗贯中自己的思想合并在一起的小说。 《三国演义》主要记叙了三国时代的群雄争霸的〔故事〕。在这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有很多英雄豪杰。例如:德才兼备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勇有谋的关羽,直爽豪迈的张飞,老当益壮的黄忠,老奸巨猾的曹操等。 对于《三国演义》我还有别的看法。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刘备写得格外仁义,还携民渡江,依我看,就是他携民渡江是真的,他也不确定是仁义君子,只是为了取得民心,这样他就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刘备太宠爱哭了,简直是"哭神'。在《三国演义》中他不知哭了多少回,一遇到丧气事就哭,这样他也好不到那里去。最重要的是,刘备太依靠诸葛亮了,什么事情都交给诸葛亮。人们说刘备"三顾茅庐'是重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