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观后感 《上学路上》观后感 仔细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确定有很多值得共享的心得吧,为此就要仔细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如今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上学路上》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上学路上》观后感 1 今日,我们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上学路上》这部电影。 大风卷着黄沙,漫天飘舞;大地在太陽的暴晒下,干成了块块。故事发生在黄土高坡上个小山村。所学校里,这是上学的最终天,老师在交代作业,还说了下学期要交 24。8 的学杂费。故事在这样的场景中开头了。 故事的仆人公是个 12 岁的小女孩王燕。她宠爱上学,也格外聪慧,还有 2 个淘气、不宠爱学习的弟弟。暑假到了,她告知妈妈她还想之后上学,可妈妈觉得 24。8 的学杂费太贵了,就不让王燕再上学了。 但最终,在王燕的恳求下,妈妈只好说“要上学,就自我去挣学杂费。”之后,王燕把鸡蛋拿去卖,又被人踩烂了,好不简洁才让那个人赔了她 2。5 元钱,用了 1。7 买到了支笔,卖给了老师,得到了 5元钱,之后她用钱买了只小羊羔。可由于弟弟们的淘气捣蛋,没有挣到很多的钱。之后,费尽了千辛万苦最终挣到了 24。8。在开学那天,她路奔跑着来到学校,交好了学杂费,才得以连续上学。 她的挣钱路多么的困难困苦啊,可她丝毫不放弃,她对上学的期望是多么坚不行摧啊。她是那么的渴望上学啊。 王燕生活的地方,不但贫困,条件又不好,并且他们父母思想还很落后,像王燕的同学“三花姐”18 岁了,连五年级还没有上到,就被迫出嫁了。而王燕假如没有凑齐 24。8 的学杂费,那么她也就会像“三花姐”样辍学了,并且会被逼迫出嫁。他们那里对读书点也不重视,只是期望孩子们早点出嫁,对男孩子还好点,可女孩子呢,就是点也不期望她们去上学。“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点也不正确。 看着看着,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此刻的生活是多么的奇特啊,不像王燕那样的贫困,连瓶糖豆都不舍得下子吃完。他们那儿房屋矮小、破烂,而我们那里却是座座高楼,宽赦秀丽;他们那儿的学校条件点也不好,喝水要从井里打,教室里没有灯,课桌课椅又小又破,而我们学费不要交,书本费不要操劳。 学校像个大公园,又大又美,教室光明宽敞,张张课桌课椅整齐的摆放着……我们的生活条件和他们比起来好多了。学习环境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上学来回都是车子接送,每一天就光写写作业,学习学问,其他的事根本不要太操劳。是多么奇特啊。这好不公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