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名中数字人名》 微课教学设计现在的学生接触的都是现代化知识,对于古代的一些文字和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他们似懂非懂,有时很抵触背诵古诗。为了更好的让他们了解古诗,并对古诗产生一定的兴趣,所以抓住数字名这一点,从这一点入手,让他们有兴趣学习古诗。 三、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诵《送元二使安西》、《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别董大》。让学生对题目中的人名后缀数字产生兴趣,了解在唐代,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意思。并且知道朝代不同,数字代表的意义也不同。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初步了解在唐代,古诗题目中人名和数字结合所代表的意思。 2、 初步了解不同朝代,人名后缀数字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3、 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 五、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出示《送元二使安西》、《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别董大》,告诉学生这三首古诗名应该如何正确的朗读。其中“元二“,”张十八“,”董大“重点强调 【由于所授对象是二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古诗词,所以老师一定要告诉他们正确的断句。】 (二)抛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先来说一说他们对“元二”,“张十八”,“董大”的理解。 【生自由回答】 (三)解决问题 师:我们刚刚看到的三个人名,其实不是他们的真实名字,而是诗人对这些人的昵称。 1、“元二“,诗人王维的朋。姓元,排行第二。但此人名字、生平不详,无从考究。 2、“张十八“,诗人韩愈的朋友。原名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 3、“董大“,诗人高适的朋友。名庭兰,排行老大。 (四)再提出问题 这三首古诗都是哪一朝代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五)解决问题,切合现实生活 这三首古诗都是唐诗。用数字作名字,在唐朝就形成风那么这些数字名是根据什么起的呢?大多数是在小孩降生时,根据其祖父母的年龄或父母的年龄之和数,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 唐朝时,那些数字名则是表示同祖父母或同曾祖父母兄弟之间的排行。在唐代,只有关系密切的人之间才被允许使用朋友在同族的排名来代替其人名。说明这三首古诗的诗人分别和这些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就如你们之间,一定也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你们之间也会有自己的小称呼,平常以你们的小称呼来代替全名,表示你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唐代,每个人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他们与朋友之间的亲热程度。 (六)知识拓展 1、 师问:那每个朝代,数字都可以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亲热关系,代表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