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呐喊》读后感500字

《呐喊》读后感500字_第1页
1/10
《呐喊》读后感500字_第2页
2/10
《呐喊》读后感500字_第3页
3/10
《呐喊》读后感 500 字 《呼喊》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首版于 1923 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后编入《鲁迅全集》第 1 卷。为了大家学习便利,我特地预备了《呼喊》读后感 500 字,欢迎借鉴学习! 《呼喊》读后感 500 字 1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坚强精神脊柱,他在《呼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这八字深深包含着对中国人民的怜惜和哀痛。 曾记得,那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上流阶级生活的孔乙己。他在酒店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以偷为职业。最终,由于偷了有钱人的书竟被打断了腿。孔乙己的死,不正象征着中国教育的堕落吗?我还看到了读书人的凄惨。他们可供炫耀的惟有学问而已,可学问在世人眼中又算什么呢?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方面仅寥寥几笔,但细腻地刻画出了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不知感染了几代人。 曾记得,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那个“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上,带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时快活而又凄凉的神情,点头哈腰的。将当时人民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展露无遗。 《药》则表达出了一个民主的愚昧和无知。其中的环境描写好像就是当时世道的黑暗程度与动乱担忧。让人们深深地对自身的无知而感到可悲。 《呼喊》读后感 500 字 2 在世界文坛里,总有几颗属于中国的繁星在熠闪耀。星星终会陨落,但您――鲁迅,却活在我们心中。读着先生的文章,感觉就像看到一把才智的利剑,锐利的解剖出当时国民的奴性和愚性,一路用剑刃的锋芒披荆斩棘。有幸读过您的一些文章,但令我感受颇深的还是《呼喊》。 《狂人日记》描写了狂人――“迫害症患者”诞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制度,半夜察看历史,观看满本都写着“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英勇挑战,信任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声。由于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所以只能把渴望寄予在孩子身上。 《药》描写了华老栓一心想花钱买人血馒头,并在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时候得到了人血馒头,“药”并没有挽救小栓的性命,小栓还是死了。这篇文章反映了群众的麻木、冷漠,人们不但对革命者被杀害不怜悯,相反,还赞扬告密者,咒骂革命者。最终消灭了暖心的一幕――革命者的坟上消灭了花圈,这说明白什么?革命者为革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呐喊》读后感500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