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能力目标:1. 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情感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三、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四、教学设计思路 孟德尔生平介绍,杂交实验方法介绍介绍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分析性状分离的现象 ↓ 技能训练,夯实基础知识五、教学实施学生活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讨论:展示一些遗传现象,设疑:①双亲的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是融合还是不相融导入:讲述一些遗传现象,如:龙生龙,凤生凤。一龙生九子,九子给不同。探讨在亲代与子代的遗传中,子代的性引 起 学 生 的 兴趣,为介绍孟德尔及其实验做铺垫合② 举 例 不 符 合“融合遗传”的例子阅读跟孟德尔有关的书本内容状由什么因素决定举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达尔文的遗传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其科学性。介绍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问题提出:为什么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结果会可靠思考呢怎样做杂交实验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① 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②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③ 具有稳定遗传、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结合上述内容,给出相对性状、自交、杂交的概念。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做铺垫提出问题学生思考:F1 为 什 么 表 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矮茎这一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选用一对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并对此进行分析。 叙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介绍孟德尔所做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消逝了,还是隐藏起来了F2 为 什 么 又 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 3:1...